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近期,出口、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密集发布,2月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21.8%,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 分析师认为,经济数据发出积极信号,中国经济企业出现稳定复苏态势。
出口增长强劲
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21.8%,连续3个月维持两位数增长。 进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15.2%,为13个月来最低。
分析师表示,外需逐渐回升拉动2月份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但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加上新一轮人民币被动升值,同期进口明显弱于预期。 内需依然疲软,中国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但内需回升的势头需要进一步注意。
外贸数据和已公布的出口经理指数连续回升,表明我海外贸出口走势乐观。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 2月,我国出口经理指数为38.2,比1月回升0.7,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 数据显示,39.6%的公司对未来2-3个月的出口形势信心不乐观,比上个月缩小1.3个百分点,为去年6月开展问卷调查以来首次低于4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全国两会之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后表示,对今年的外贸形势谨慎乐观。 乐观主义希望在去年6.2%的增长中变得更好,但之所以变得谨慎,是因为世界经济还存在不明确和系统性的风险。
据国际商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前部长张小济说,这些指数更能反映对外贸易的质量。 这些指数的好转表明,今年的对外贸易在去年可以进行微调,以免变得更糟。 但是,悲观的评价成分仍然来自欧洲,欧洲都柏林危机引发的经济政治波动、工会示威等无法预料的潜在风险、意大利不明形势,就像埋下的炸弹一样。
投资增速加速[/s2/]
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cp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相继公布,也显示出我国经济企业稳定回升的势头。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月比上个月上涨0.2%。 分析师认为,这表明我国经济企业稳定复苏态势已经显著,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快速发展。
2月份的cpi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为10个月来最高。 从侧面反映了经济的恢复。 北京大学金融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在内,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还很多。” 在经济稳定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的因素会增加。
另外,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也在增长。 中国证券报11日报道,房地产是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其周期与经济周期基本一致。 从今年2月前的数据来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比上年全年上升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比上年全年上升6.6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第一季度的经济将因投资增长而持续复苏。
值得观察的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信贷显示出紧缩的迹象。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07亿元,比上个月减少4500亿元,比1月明显下跌。 但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趋势收紧。
据《经济日报》报道,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表示,目前央行对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的采用较为谨慎,货币政策以稳定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来维持流动性的合理适度是首要的。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网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2月经济数据释放积极信号,中国经济现回升态势”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