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21字,读完约6分钟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采访报道,广东沿海地区柴油走私日益猖獗,走私活动线长、面广、点多,大量民用石油站、无证未经许可的黑油点密集出现,集体走私企业化、专业化、隐蔽化 / BR// h///BR// h /走私集团的扩大:来自涉黑集团的渔民水客[/BR/] [/BR/] ] [/h//// h/] 近来,走私活动从以前的独发店迅猛发展,不仅黑社会集团,渔民和水客等普通民众也加入了走私队伍,用蚂蚁搬家的方法从事走私活动。
据记者采访,柴油走私主要是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免税柴油。 其中,香港特区政府为生产渔船提供的免税柴油,为加入红色染色剂加以区别,俗称红油。 白油、蓝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这些免税柴油与大陆市场的0号柴油相比差额明显,因为这很受欢迎。
珠海边防支队调查队相关人士表示,一点几吨至几十吨不等的移动渔船,将货舱、压水舱等改造成油库,在香港加油运入沿海地区,夜间潜入非安装地点。 因为卸货对码头的要求非常低,如果潮水合适,油管一接上就可以立即实施偷渡反驳上岸。 在走私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很多渔民桶加油,少跑,走私油量不达标,也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
报道,在年末汕尾边防支队调查的事件中,发现有来自外省的无业人员在虾养殖场附近非法储藏成品油。 嫌疑犯把白油放在大桶里,埋在地下。 卖给平时开三轮车、摩托车或卡车的常客的话,每吨赚2,300元。
汕尾市红湾步美村村民向记者表示,该村附近的捷胜镇、东升镇和东洲港之间有输油点,不定期凌晨2点左右,s241省道20、30、10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曾经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认为捕鱼靠走私赚不到钱,于是冒险走私油 他们每年一边领着政府给的渔民补贴一边走私牟利,在当地成了非法致富的歪风。
公开的秘密:民间石油站公开出售走私油
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 这是当地已经公开的秘密《经济参考报》记者沿着深汕高速公路从金枪鱼门出口向海丰公路行驶的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民营石油站非常受欢迎,65公里左右的路程,记者在道路两侧看到6个民营石油站 与国有加油站相比,这些加油站不仅建设得更豪华、更气派,而且柴油价格也便宜一元以上。
记者随机进入中石油加油站询问员工,问民营石油站的柴油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 那个员工脱口而出,卖走私油,当然便宜。 在这里,我们的国有石油站的柴油卖不出去。
根据当地人反映的线索,记者约定22点来到深汕高速公路鲕门出口附近,东城加油站这个民营石油站。 这个石油站设在客流量大的东城酒店旁边,是很多人出行的立足点。 从石油站的职位上看,价目表上清楚地写着0号柴油每升6.6元,比国营石油站柴油便宜1.1元。
当记者从行李箱中取出油桶,并向工作人员提出要加80元柴油时,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将油桶伸向油桶,并在记者要求下手写单据 离开后,记者将油桶里的柴油放入玻璃器皿,发现还是色彩鲜艳的红色油。
如果是拥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私人石油站还是这样,什么样的非法加油黑点有可能卖走私油呢? 上午8时,在324国道内湖镇到华侨农场的区间,记者看到至少6辆重型卡车分散停在汽车分店门口。 各卡车的油箱上连接着黑色油管,有人拿着油管加油,一边警戒一边环顾四周。
记者白天在汕尾市管辖的陆丰市甲子镇、甲西镇看到,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开着几十家山寨油站。 大部分的小店只有一家店,表面上经营汽车修理、汽车零部件,或者酒店、餐饮店,但门口放着两台方形的水箱。 有些用卡片写着加油、汽油、柴油等,有些则在门前放一个大油箱,在油箱上放一瓶装在可乐瓶里的样品油来招揽生意。 据记者观察,可乐瓶里有很多红色柴油。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目前更多的走私油渗透到乡村、城乡结合部、交通主干道沿线,大量涌现无证私人摊贩。 这样的小摊在陆丰市碩石镇、乌坎村等地还有近百家。 由于黑市柴油价格更便宜,每升6.3元左右,比内地正规柴油价格低1.4元,吸引了大量货运车辆去加油。 / BR// h///BR// h//分工越来越细化,形成一条连贯的产业链,形成[/BR/] [/HR/] [/BR/] [/HR/] [ /经济//H/]
年末,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特大红油走私案作出一审判决,并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对盛某等16名被告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至4年。 承办此案的法官贺心告诉记者,该集团的典型之处是拥有完善的走私链。
从走私到销售,集团分工严密,环环相扣。 判决书称,今年年初,盛以企业名义租用4艘流动渔船,走私红油,雇佣船员驾驶渔船。 每次行动前,盛某都会联系香港卖方,告诉部下具体位置,将购油款换成港币,由部下交给船长。 船长开船到香港南丫岛附近,按事先约定的数量加油和付款。 作为
运输的一环,走私者进行的方法也非常隐蔽。 在盛某事件中,走私团通常安排两艘渔船共同行动,但出航时间相差30分钟。 如果前船遇到海关检查,马上通知后船,互相照顾。 由于走私船吨位大,难以靠岸,加油后返回的渔船由小船连接,送回码头与机械室内的油管连接,然后送往企业码头的油库。
珠海边防支队侦查小组相关人士表示,陆路运输的走私者非法改造普通卡车和货物集装箱车,在集装箱内安装油箱,在车辆门和油箱之间装载其他货物 运输中,司机多采用手机短号码,有时也更换几个号码以防止追踪。
为去除色素而造成虚假混乱,走私链还衍生出专业化的脱色加工技术。 珠海边防卫队官兵表示,部分走私分子独立建厂,配备专用脱色加工设备,建设脱色厂只需7天,购置全套设备不足20万元,二手设备10万元,门槛较低。 脱色加工效率极高,2小时内可使30吨红油完全脱色,外观接近内地柴油,难以辨别。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广东沿海地区柴油走私形成黑色产业链 黑油点扎堆”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