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5字,读完约5分钟
中新经纬客户3月15日电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1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了发布会。 数据显示,1-2月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回升。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信息发言人刘爱华指出,综合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见中有记者的提问。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1-2月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升,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开局状况?
刘爱华回答说,这个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从刚才公布的主要指标增长情况来看,去年同期指标确实呈现出大幅增长。 [/s2/]综合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S2// h /
首先,支持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出现。 去年二季度以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经济持续稳定复苏。 今年以来,虽然出现了部分局部聚集性理发疫情,但疫情防控措施强劲,宏观政策实施较有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支撑经济稳定复苏的积极因素累计增加。
第二,外部指控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区块制造业景气回升,中国出口快速增长。 1-2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对美国出口额增长70%以上。
第 个是就地过年会给工业生产带来振动。 今年春节多提倡当地过年,许多地方出台相关政策,给予驻地协调员经济补偿,公司开工和项目施工时间明显延长,职工上岗情况也比往年好,支撑了工业生产等指标的恢复。 国家统计局对约5000家工业公司进行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期间工业公司平均放假天数为7.5天,明显少于正常年份。 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被调查公司表示,9成以上的员工选择就地过年。 因此,就地过年的政策对延长工业生产开工时间的作用非常大。
第 个是从统计上看,去年同期基数下跌的影响较大。 受去年年初新冠引发肺炎疫情的影响,主要指标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1-2月减少13.5%,服务业生产指数减少13%,固定资产投资减少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减少20.5%。 这些数据可以说由于原基数的大幅减少,使今年1-2月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上升。 我们试图通过计算两年的平均增速来消除低基数的影响。 以工业生产为例,初次测算,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8.1%。 但是,根据正常的去年同期增速,1-2月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5.1%,可以说这个低基数对去年同期增速的影响比较明显。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两年平均增长率,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增长3.2%,根据这些数据综合评价,经济总体处于复苏过程中。
刘爱华指出,今年1-2月经济运行的整体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生产诉求持续回升。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2月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近年来同比呈高水平。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1-2月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同期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1.7%。 进出口增长较快,1-2月货物进出口总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9.3%。
在第二方面,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2月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5%,比1月略有上升0.1个百分点,首要受春节因素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扩散的影响。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居民支出比去年同期减少幅度狭窄,2月份居民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0.2%,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
在第三个方面,创新动能稳步增强。 在一些行业,首先是新产业快速增长,1-2月高新技术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这两个速度明显超过所有规模以上工业的8.1%的增长率。 业态增长较好,当地正月带动网购快速扩张,1-2月现货商品网络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6%,2年平均增长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 新产品也在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的产量两年平均增长30%以上。
在第四个方面,市场活力继续增强。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活跃起来,1-2月全社会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1%,两年平均增长7.5%。 社会整体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2.2%,两年平均增长6.1%。 公司的预期总体较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均连续12个月处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公司整体预期良好。
刘爱华总结指出,综合上述情况评估,今年1-2月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稳定复苏的态势,经济循环日趋顺畅,市场预期不断改善。 但是,由于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多而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实务会议的精神和《政府实务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复苏。 (中新经纬APP ( (/h/) )。
责任:孙丹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前两月首要经济指标大幅回升,国家统计局解读”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