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0字,读完约5分钟

从南亚的印度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目前正在应对可能发生的超厄尔尼诺现象。 作为极端气候模式的代名词,这种现象经常压倒粮食市场,抬高价格

记者王宙杰

在南亚的印度,政府开始向农民发放日历,注明可以尽早种植作物的日期,并增加粮食储备。 位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正在做供水管理的工作。 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就是应对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作为极端气候模式的代名词,经常无法控制粮食市场,从而抬高商品价格。 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赤道中东的大部分海水温度,今年5月比往年的平均值高出了0.5以上。 这意味着“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将来有可能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根据投行降解师的研究历史数据,除农作物外,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还有镍等金属。 但是,业内专家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气候变化确实可能影响农作物生产,间接影响采矿,但全球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好坏没有定论,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厄尔尼诺现象悄然降临

本月初,澳大利亚气象局宣布,一半以上的气候模式含蓄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将在8月前确立。 那会导致亚洲天气变热,非洲西部的干旱。 另外,南美洲和美国的气候比以前潮湿。

从各国政府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气象专家们都警告说今年在这里可能会遇到厄尔尼诺现象。 油价下周一将超过几成定局幅度或100元

法国报告了11种最易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商品,其中8种是含可可、咖啡、棉花、大豆、豆粕、大豆油、糖和小麦的农作物。 里昂证券认为,这种气候现象对肉类制造商有利,农业生产的重要错位对粮食商人有利。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商品拆解师卢克·马修斯说,厄尔尼诺“一般意味着干旱和低于平均水平的产量”。 他说,1970年以来的11次厄尔尼诺现象,没有一次与“整个东海岸小麦产量超过趋势水平”有关,其中4次小麦产量减少三分之一,8次至少减少15%。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产量减少,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对食品价格的传导途径。 中金企业报告称,另一方面,厄尔尼诺通过影响全球水稻、小麦、蔗糖、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使我国面临进口型食品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南方暴雨和可能的北方干旱影响农作物产量,直接影响粮食、蔬菜、水果等多种食品价格。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价格上涨成为普遍现象

农作物市场被认为会承担很大的风险,但厄尔尼诺引起的干旱也可能影响印度尼西亚的镍矿生产。 因为镍矿生产需要水力发电。

根据法国兴业银行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镍价平均上涨13.9%,铜平均涨幅7.9%,小麦平均下跌5%。 全部商品的平均涨幅为3.2%。 可可、棉花和大豆目睹了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巨大价格上涨。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标准银行认为,印度尼西亚的干旱可能影响铜的供应。 因为将当地铜精矿等原材料运出该国的河流遭受旱灾影响运输。

另外,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可能打乱运输模式,导致运费上涨。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伦敦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海运指数经常明显上升。 2009年2月,这一现象出现时,bdi指数位于1099点附近,但在年3月该现象消失前上升至2998点。

超强厄尔尼诺袭击和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从2708点大幅上涨至4765点。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hartland航运公司的顾问布拉克·萨迪诺克说:“谷物和其他农业大宗商品对雨水很敏感。 因为不能在潮湿的环境中栽培或清除谷物。 这可能会导致商品在港口严重堵塞,等待时间增加。 ”

国内一位权威的环境规划专家对上证新闻记者表示,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确定,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因海温上升导致全球循环发生变化。 但是,它是否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国际上还没有定论。 例如,雨量特别多可能是灾害性的现象,但像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那样气候变化的时候,对将来有可能成为绿洲的地区来说是好事。

“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这位专家还指出,所有商品都与劳动力直接相关,劳动力和粮食价格相关。 如果粮食价格发生变动,劳动力价格就会发生变化,矿业开采等领域也会因劳动价格的增加而受到影响。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指“圣婴”,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暖,影响风向的现象。 大范围的热带太平洋变暖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气候模式,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引起干旱,南方每周遭受洪灾,损害了大米、小麦、糖等主要大宗商品的产量。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超强厄尔尼诺来袭 或搅动全球商品市场”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