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4字,读完约4分钟

你想抵押你的房子使用吗? 对于这个问题,广州、武汉、北京、上海、这四个试点城市经常会得到否定的回答。

保监会本月开始“在家养老”试点,至今已经过去20多天了,而且不仅市民,企业也很有趣。 南都记者向各保险公司咨询后发现,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保险企业在销售住宅产品,报告“住宅养老”方案的保险企业只有幸福的生命,其余的公司都在观望。 在住房试验方案中什么时候落地还没有时间表。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保险公司的参与热情低于预期

保监会近1月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本月也正式进入了试验期,但关于“在家度过晚年”的保险产品下落不明。 试验开始20多天后,市场上没有一家保险企业在发售住宅养老保险产品。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南都记者向各保险公司咨询后发现,目前只有幸福的生命体报告了相同的产品。 不是说其他企业还在观望,而是说正在进行产品研究。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记者对南都记者表示,此举涉及政策、法律、人的寿命、房价上涨等多个方面,质疑声不少,监管层也将谨慎审批,特别是对保险企业的选择。 产品上市还需要时间。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广东省保监局有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住房养老”保险业务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其业务流程多而复杂、期限长,广泛涉及行业。 保险企业开展此项业务将面临利率风险、房价波动风险、长寿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业务风险,并受到房地产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法律环境的影响。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迄今为止,参加住房养老保险研究的企业很少。 指导意见出来后,保险公司从接到通知到产品上市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中包括风险的研究与控制、精算师计算风险等一系列环节。 ”广东一位高级人士对记者也表示:“而且,实际上,“在家养老”这种冷漠的市民保险企业很没意思。”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保险分析师刘俊对南都记者表示,国内约33家符合相关展示行业要求的保险机构,市场热情较高,但业务开展较慢,难以成为住房养老试点期内推动市场的实质动力,政策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以期继续推进保险机构参与养老市场和医疗保险市场的政策。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非参加型产品或抢先登场

在谈到“住房养老”产品的设计方案时,幸福生命监督会会长孟晓苏7月初表示,首批保险产品为非参与型产品,即保险企业不参与住房增值共享。 老人将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后,聘请专业的判断企业,不管房价如何变动,都按照规定的评估额,定期给出向老年人支付养老年金的评估额。 另一方面,老年人去世后,房产处置所得偿还保险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后,其余部分仍属于法定继承人全部的房产处置所得不足以支付保险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的,保险企业承担房价不足的风险,不向老年人家属追偿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在没有具体细则的情况下,只有国外的先例可以参考。 美国公开数据显示,年反向抵押贷款财产判断价值平均为25.2万美元,平均借款本金判断上限为15.8万美元,贴现率为60%多。 以每年1笔贷款余额13.2万美元计算,对房地产判断价值的实际贴现率为50%。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据平安证券研究报报道,在不考虑未来房价风险的情况下,如果三四线城市的一处房产价格判断值为40万元,利用房地产的逆向融资金额将在20万元左右。 如果借款人未来的工作年限是20年,那么每月的实际收入不到1000元。 很明显,这种“住房养老”模式与目前的住房抵押融资相比特点不大。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这次试点的4个城市,房价应该远远超过40万元。 也就是说,老人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贷款。 但是,问题是住宅的评估额是如何计算的,可以用住宅养老吗? 产品落地后需要慢慢研究。

链接

银行版《在家养老》大半年没有顾客

其实,“在家养老”保险刚在广州试点。 但是,一家银行去年已经尝到了“头味”,很遗憾,这项业务推广了近一年也没能吸引顾客。 去年9月,在广州市场开始了“在住宅中度过晚年”的相关业务。 “年满55周岁的中老年人或年满18周岁的法定赡养人可以将房产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供晚年使用。 ’这项业务不一定是老人有不动产,其子女可以抵押自己的不动产,但老人及其子女至少需要两套不动产。

““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采书:南都记者周亮实习生李晓丹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以房养老”冷场 市民险企均无有趣”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