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基于比较有效的市场理论,价格中很多市场新闻被“浓缩”。 根据经典经济理论,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依赖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储蓄和投资是资金的供给和诉求方。 中国利率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在各利率中,同业拆借利率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利率之一。 因此,本文以银行贴现利率和指数收盘价为研究对象。 理论上,利率上升会导致股价下跌。 第一种方法是:一、引起投资工具收益结构的变化。 相对于股票,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从而促进股价上升。 二、影响价格、利润,从而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 三、影响投资者的融资价格和交易价格,进而影响对股票的诉求。 利率上升,融资价格和交易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关于期货信息
在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了基本单位根检验和基本数据解决后,分别分析了日本数据2005年4月8日至年8月24日的数据、2005年4月8日至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时间以及危机爆发后两个序列之间的协调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 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在满足模型基本验证的基础上,误差修正模型反映调整速度的系数关系总体系数接近金融危机前的系数,均为0.9以上,偏离长时间均衡状态后,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调整到均衡状态。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的误差修正系数很低,为0.02,证明了金融危机后,两者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很慢。 将shibor与沪深300进行了比较,对shibor上市后的时间进行了同样的解决,结果发现结论相似。 两者有协调关系,但没有因果关系,误差修正系数也有0.9多个。 但是,关于危机前后的应对,我们发现危机前有协调关系,危机后两者不存在长时间的协调关系。 危机后进一步削弱了利率市场与股市的关系,证明了shibor的政策性加强,市场化减弱,利率工具的传播作用进一步减弱。
并且,对两个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季节调整和单位根检验等基础性解决后,仍然只存在协调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的调整系数为0.8多,调整速度大于金融危机后的情况。 shibor每月的数据与沪深300没有协调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与股市关系疲软,利率市场与股市的联动性尚未实现,货币政策不容易通过利率快速传导资本市场。 考虑到利率调整和股价波动问题一般存在时滞,利率对公司经营价格的影响同样需要生产和销售的资本运转过程。 因此,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所以必须长期把握利率和股市的关联性。 究其原因,另一方面与我国的利率本身还不能完全市场化。 尽管这几年连续调整利率,但表现出来的只是国家在利率问题上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意愿,而不是市场规律直接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与我国股市的相对不成熟、股东的心理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两个市场之间还没有波动溢出效应,双方的新闻传播很差。 利率工具未能很好地发挥传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市场对资本市场的“诱惑”作用。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小议银行拆借利率和沪深300现货指数的关系”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