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财经》综合报道】据证券时报报道,目前正处于年报披露期,从上市银行陆续发布的业绩预报来看,增长质量一喜一忧,特别是净利润增速下滑尤为明显。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银行股的业绩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银行领域代表委员对拐点的主张有不同意见,但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普遍持乐观态度。

“银行掌门人谈业绩拐点:肖钢称存在压力”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表示,银行利润增长确实存在压力,但略有新业务增长可以弥补。

肖钢说,这个拐点要看怎么理解。 从利润指标来看,确实有点压力。 不仅是今年,我们从去年前年开始就感受到了利益的压力。 一旦解体,首先有几个理由。 一是利率市场化,银行净利率差有缩小的压力。 但是中行的网利差还在改善。 二是以非利息收钱的收入减少,收一点钱的项目汇率下降会影响我们。 但是,虽然收一笔钱的价格在下降,但是我们的业务总量在增加,可以弥补一部分。 另外,我们还在开拓新的业务。 总的来看,银行利润增长面临压力,增长幅度放缓是肯定的,虽然不会像几年前那样快速增长,但会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银行掌门人谈业绩拐点:肖钢称存在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银行股估值依然偏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并不大,总结起来,对银行领域是件好事。

董文标表示,目前银领域面临的不是金融脱媒问题,而是经济快速发展应给银领域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银行领域本身不应承担全部业务,而应该让资本市场、其他金融机构更多分担,减少银行的负、负。 要想搞好资本市场,对银行来说只有利润是不错的。

“银行掌门人谈业绩拐点:肖钢称存在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银领域业绩增长放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银行股业绩拐点不会突然到来。

马蔚华说,银行的快速发展受外部条件、较大诉求变化的影响最大。 在远离金融媒体的趋势下,今后信贷诉求可能不像过去那样多,但其他业务可以迅速发展。 例如,非银领域的业务。 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原有的利差,再加上商业银行价格不断增加,银行不得不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但这些都是渐进的过程。 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增长规律和快速发展过程,领域拐点不会在某一年突然发生。

“银行掌门人谈业绩拐点:肖钢称存在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工商银行日前向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不良率低于整体贷款的平均不良率。

杨凯生认为,中国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完全可以控制。 从工商银行日前向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来看,我们的不良率很低,低于整体贷款的平均不良率。 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融资项目本身产生的现金流,债务复盖率超过98%。 也就是说,政府不需要用财政收入偿还,没有风险。 从我们的体验来看,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现在完全被控制了。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银行掌门人谈业绩拐点:肖钢称存在压力”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