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2字,读完约3分钟

曹金玲

中国扩大内需的条件需要金融体系的改革,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 拉迪( nicholas r.lardy )在昨天于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上这样表示。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许多专家学者表示,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且平稳上升的状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加快,中国金融市场衍生品的完整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居民收入预期的增加

尼古拉斯说,中国扩大内需的前提是需要改革金融体系。 例如,国内实行存款利率管制不仅长时间负增长,抑制了家庭收入增长,证券市场长时间低迷,收入减少的预期增强,居民储蓄率上升,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迫使高企房价应运而生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改善实际利率长期负增长的现状,增加居民的预期收入。 尼古拉斯接着表示,未来中国实体经济拉动靠内需,内需拉动靠预期收入增长,财富增长靠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中国未来收入的预期,通过未来财富增长的预期拉动内需。

以美元为例,美元是国际货币,其发行量不太受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制约。 由于大部分美元以债券的方式持有给外国人,在美国国内不会受到流动性的冲击,美国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可以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丁剑平说,外国投资者向美国金融市场投资美元,抬高金融资产价格,期待美国人财富的增长,从而促进了费用和投资。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丁剑平说,这才是美元国际化的真正好处,不是以铸币税为主。 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会有同样的预期财富效应,从而提取费用。 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金融市场衍生品更快发展,提高效率。 否则,非居民不会长时间持有人民币首付。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丁剑平表示,除财富预期外,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汇率风险,还可以减少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减少。 过去房地产吸收国内大量流动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发挥吸收国内流动性的功能。 他是这么说的。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略谈专家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过快的质疑,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君羊表示,需要继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举措不足以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较大冲击。 因为目前贸易结算的采用和部分直接投资正在增加,没有在金融环节大规模推进。 另外,还必须继续增加在海外获得人民币的渠道。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理论上,金融业的过度跨境转移确实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但产生不良影响的条件是,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规模相比,海外金融性人民币的积累量较高。 西君羊接着说,在目前rqfii等金融业试点措施中,资金规模依然有限。 这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系统性风险,所以现在谈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还为时过早。

“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西君羊表示,目前也是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的有利时期,首要的是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稳定、温和的升值阶段,因此境外人民币的持有和采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适度推进金融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越来越强调区域化,不主张重视国际化,而应以亚洲区域化为主,强调主权货币的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专家把脉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需加快推进”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