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7字,读完约4分钟
五一节过后,大豆油期货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总持仓量在稳定中上升,维持在100万手左右。 昨天,大豆油期货价格小幅下跌加大市场分歧,同日增加近4.6万手仓库,豆油期货总持仓量达到105.2万手,接近去年11月9日创下的107.7万手历史新高。
豆油持有量持续稳定在百万手左右的历史高位,证明市场各方对当前价格趋势存在较大分歧。 申银万国期货研发部负责人林迅峰表示,另一方面,国内大豆油诉求依然薄弱,商业库存总量高,加之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抑制了大豆油价格的回升。 另一方面,国内对大豆油刚性的诉求依然存在,大豆油价格的下跌有望提高市场诉求,难以引起价格的大幅下跌。
在国内大豆油诉求减弱、商业库存继续控制在高位的情况下,国内大豆油价格在过去三个月大幅下跌。 2月4日以来,豆油期货价格每吨下跌1435元,跌幅达到16.2%。 与豆油期货联动,昨天国内豆油现货价格也下跌。 散装一级豆油平均价格为7450元/吨,比前一天平均价格下降3元。 散装四级大豆油平均价格为7692元/吨,比前一天平均价格下降8元; 进口毛豆油平均价格为7151元/吨,比前一天平均价格下降2元。
由于价格下跌,贸易商不敢大量购买,基本上是随便聘用的。 华东地区油脂业者花末朗介绍说,近期大豆油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采购趋于谨慎,观望情绪高涨。
中投期货豆类首席研究员在瑞光看来,终端库存居高不下,大豆油价格持续下跌。 截至上周五,国内大豆油商业库存仍维持在100万吨左右的高位,而棕榈油港库存为154万吨左右,再次创历史新高。
超过一百万只手的持仓规模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前一年11月,当时豆油期货的总持仓连续几天维持在100万手以上,随后豆油期货价格下跌,价格跌幅达到10%。 林峰表示,由于目前市场分歧较大,投资者应该关注本周末的usda5月供需报告,对自己的仓库进行风险管理。
-------------
大豆油和豆粕套利的有效期
目前,国内豆油库存高的企业,在现货价格整体稳定的情况下正在下跌。 在之后的三个月内,或者超过1900万吨的进口大豆集中在港口,创下历史最高同期。 国内豆粕供应总体紧张,一旦进口豆到港,油厂开机率将大幅上升,豆油供需方面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或者振动将持续下降。 豆粕方面,与大豆油相比供给也逐渐放缓,但3月份猪存栏量比2月份的43962万头增加了396万头,达到44358万头。 需要支撑豆粕,或者给予一定的支持。 由此可见,大豆油和豆粕有套利的机会。
首先,大连大豆油1309合同和豆粕1309合同的价格比在2.26附近。 在深入分解大豆油和豆粕基本面的基础上,豆粕和豆粕1309合同的价格比有可能继续收敛。 因此,该套期保值方案在理论和实践环节有章可循,具有可行性。
其次,豆油现货价格稳定下跌,截至5月2日,安徽巢湖中粮四级豆油报价为7250元/吨,南京邦基一级豆油报价为7220元/吨。 虽然是国内大豆油库存高的企业,但在之后的三个月内,南美新作大豆创下了创纪录的丰收,超过1900万吨的廉价优良进口大豆集中在港口,创下了历史最高同期。 国内豆粕整体供应紧张,现货价格仍维持较高运行。 一旦进口豆子到港后,油厂为了确定利润,其开机率将大幅上升,大豆油的供需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或者持续震荡而下降。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米豆的栽培面积有可能扩大,也就是说米豆的增产期待也逐渐提高。 另外,国内大豆油正处于季节性成本淡季,终端成本整体下降,控诉持续低迷、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这些因素使得大豆油行情难以下跌。
目前,本月进口大豆的港口量相对有限,因此低于国内正常压榨所需的大豆量。 本地豆粕现货供应仍保持紧张格局,现货价格仍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运行。 豆粕的价格坚挺,为豆粕的期望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据统计,年4月全国大豆压榨总量为468.298万吨,比3月大豆压榨总量497.02万吨减少28.722万吨,降幅为5.77%。 由于供给减少、诉求相对平稳、变化不大,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上涨。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市场分歧加大 豆油期货持仓逼近历史峰值”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