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5字,读完约5分钟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南下开始北上,每到年末的春运大迁徙逐渐突出。 目前,近30亿人次的客运量使中国的春运成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 在这40年间,“春运大军”的回国之旅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资料图广州站提供图
从/ h/]组排队到网上购票
春节快到了,今年56岁的程助华和妻子带着行李到达广州南站,到了候车室,他们准备坐回江西老家的高铁。
从2001年前后开始到广州打工的程助华,经历了十几次春运,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年为了买票而排队的场面。
(/h ) )“那个队长很害怕,头好像晕了。 ”程助华回忆说,当时购买春运的返乡车票就像“战斗”,他必须和工人和老乡们组团“战斗”。
(/h ) )“届时请务必大家分担并按顺序排列。 你累了坐在旁边,一会儿再按顺序来,有人去买饭。 ”程助华说,那时买票的,是一张小板凳配高档装备,他们有时坐在硬纸板上休息。 基本上一大早就排队,直到晚上才买到。
程助华夫妇在广州南站接受了记者采访。 中新网记者张尼拍
从1984年开始在广州站工作的老员工朱海滨,还记得那年春运的壮观场面。
据他回忆,过去车站工作人员为了让乘客上春运列车,用肩膀支撑或用手推。 过去从广州到成都的150多张票被炒到900多张,抢票的人也很多。
现在,随着网上订票的兴起,程助华记忆中的场景消失了。 在包括广州站在内的很多车站,再也看不到在广场买票的人们了。
12306数据显示,自去年1月3日春运车票发售以来,截至2月1日已发售3亿5000万张,其中网络车票2亿8000万张,达到8成。
今年,程助华和妻子返乡的车票也是儿子在老家用手机买的,他们只要拿着证件来车站取票就可以平安乘车。
“在网上买票既方便又快。 我们夫妇自己省了很多麻烦。 ”程助华说。
资料图广州站提供图
从简陋的绿色列车到舒适的高铁
(/h ) )乘坐老式绿带列车长距离颠簸,这是很多经历过春运的人最熟悉的记忆,程助华也不例外。
以前,程助华一回到家乡江西九江就乘坐临客列车。 晚的时候火车不得不在路上走十七八个小时。 那时,即使排队抢了硬座,长时间的列车摇晃对身体来说也是痛苦的。
(/h ) )“那辆绿色列车没有/(/k0 )/)”。 条件不好。 窗户都可以打开,所以火车到达后,小贩在站台上卖各种食品,然后顺着窗户直接过来。 之后,火车上了空之后窗户就关闭了。 没有这样的场景。 ”程助华说。
今年,程助华买了高铁票。 从广州到南昌,中间只需要四个多小时。 这一下子“缩短”了他和家的距离。
仲召爽正在为乘客服务的新网络记者张尼摄
(/h ) )在列车上工作了十几年的哈尔滨姑娘仲召爽,对列车变化的体验更深了。
目前,广九客运站列车长仲召爽已于2005年正式进入。 刚工作的时候,仲召爽在普速列车上当乘务员。 根据她的记忆,当时的列车不仅运行速度慢,而且车的舒适度也远不如现在。
“过去从深圳到北京要跑20几个小时,车的厕所也有异味,乘客的乘车体验比现在差多了。 现在坐高铁最快8个多小时,车厢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了。 ”。 十几年后,已经在“复兴号”工作的仲召爽想起了当年的场景,感慨良多。
仲召爽告诉记者,以高铁上的厕所为例,车上的清洁工至少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清洁,乘务员也随时帮助打扫。 列车卫生间要求没有污垢、水污染、异味,清洁工要在卫生间做好清洁记录,乘务员也要定时检查签字检查,确保清洁。
“现在,高铁的服务标准已经接近航空空服务标准。 ”仲爽说。
资料图广州站提供图
(/h ) )从累坐车到从容不迫地坐下)/h ) )。
乘客提着大包在车站里来回走动,这是过去春运期间最常见的情景。 但是,现在他们的包轻了,追车也不像以前那样匆忙累了。
今年过年回家,程助华只带了一点为南方水果和孩子买的衣服。 他说:“现在运输发达,老家和广州差不多,想买什么在老家都可以买。 不用特意带什么。 ”。
(/h ) )仲召爽也看到了乘客们的变化。 她说最大的是注意到乘客们的状态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h ) )“以前,大家都抬着大包上车,坐下后也是汗流浃背,很累。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春运一系列配套服务的赶上,特别是随着高铁的开通,乘客们的旅行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充裕。 ”仲爽说。
仲召爽告诉乘客福字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而且最令人自豪的是,甚至很多外国乘客现在也喜欢上了中国的高铁。
“现在很多外国游客和留学生都坐高铁。 他们上车后举起手中的手机,继续朝窗外拍照。 从他们的脸上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高铁多么受欢迎。 ”
今年春运期间,仲召爽和班组其他乘务员热情地为乘客们准备了为答题送福字的小活动,这个活动让乘客着迷,很多孩子追着她领奖品,车里一下子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每次到了佳节,都会想到家人。 对十几个经历过春运的仲召爽来说,这几年春运变了,列车变了,乘客也变了,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关于“过年”、“团聚”、“家”的深厚情结。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回望春运40年:归家路上的“变”与“不变””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1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