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0字,读完约6分钟
前夕,德国钢琴巨匠彼得·罗塞尔在广州大剧院表演键盘史上最费解的作品海顿、贝多芬、舒伯特三人分别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广州大剧院《纯粹》系列今年下半年的五场精彩 之后,古典录音原班组表演了耐力娜创作的“我的祖国”钢琴四手联弹版,“维也纳三杰”之一的德谟上演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伊琳娜·梅尤娃展现了最纯粹的俄罗斯音乐之魂
音乐让内心更加纯洁。 “纯粹”系列自创立两年以来,已成为珠三角乐迷认同的古典音乐演出企业品牌。 面对下半年的重磅公演,乐迷说:“对着钱包磨刀。”
策划:苏蕾文/广州日报所有媒体记者张素芹
罗素是三位音乐大师的奏鸣曲
前几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彼得·罗塞尔在现场表演的舒伯特即兴曲让观众大饱眼福,前一天晚上的演出告诉乐迷“心灵受到了洗礼”。 据说这场音乐会也是他在南方的唯一一站。
彼得·罗素于1945年出生于德累斯顿的音乐家族,6岁时开始学钢琴。 他曾就读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师从德米特里·巴西基洛夫和雷福博林。 在莫斯科学习期间,他成为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会和蒙特利尔国际音乐比赛的第一位德国获奖者。 然后,他开始了国际公演事业,迅速在国际上掀起了呼声。
彼得·罗塞尔多年来一直是包括纽约爱乐、洛杉矶爱乐、柏林爱乐、柏林德国交响乐团在内的各知名乐团的客座钢琴独奏家。 与他合作的指挥家有布鲁姆施塔特、峡湾、海丁克、蛇、雅诺夫斯基等。 他与着名指挥家舒尔率领的莱比锡普罗夫管弦乐团共演了200多次,在舒尔的邀请下,在纽约爱乐乐团创立1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演奏了拉赫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前夕,彼得·罗塞尔在广州大剧院的实验剧场演奏了《海顿:大调钢琴奏鸣曲第32号》、《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21号》。 这分别是三位音乐大师创作的最后一首奏鸣曲。 在罗素看来,他和三位音乐巨匠就像老朋友一样,非常有共鸣。 同时,他们最后的奏鸣曲也认为是他们最好的奏鸣曲作品。 三位作曲家不约而同地想用各自的这部作品向大家道别。 “在音乐和音符之间,折射着他们人生的境遇和所处的社会状况。 舒伯特最后一首奏鸣曲是在他去世前几周写的,充满了悲伤的气氛; 贝多芬写最后一首奏鸣曲时,听力退化,暴躁的脾气孤立了他,他在孤独中完成这部作品的海顿写长调钢琴奏鸣曲时,正处于人生晚年的鼎盛时期。 所以,我们可以从那里听到不同的感情和想法。 ”罗素这样解释道。
而且,罗塞尔认为,他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贝多芬和舒伯特们找到了与作品中表现出的命运妥协的想法,也能够体会到作品中带着一点乐观的心情。
下半年,将举办五场精彩的音乐会
下半年,广州大剧院《纯粹》系列将演出5场精彩的音乐会,德国钢琴巨匠彼得·罗塞尔之后的第二场演出将于10月19日出场。
捷克中生代钢琴四手联弹版
1879年,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耐力创作了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出发点的交响诗《我的祖国》。 的结构宏伟优美,音乐形象富有诗意。 10月19日,《纯粹》系列上演了捷克中生代钢琴家彼得·吉列科夫斯基和丹尼尔·威斯康辛演奏的作曲家亲手制作的钢琴四手联弹版。
彼得·吉列科夫斯基和丹尼尔·威斯康星录制的《我的祖国》(四手联弹版本),是古典音乐界声誉和销量双赢的作品,这张四手联弹版本的唱片也成为中国最古典音乐迷之一 这次的音乐会由罕见的古典录音原班组表现,20根手指以出色的默契演奏。
传说中的钢琴大师德慕斯回到广州
10月27日,90岁的传奇钢琴大师约尔加·德慕斯将返回广州。 德国摩丝与班德拉科达克和古尔达齐名,被称为“维也纳钢琴学派三杰”,14岁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首演,1977年从维也纳贝多芬协会获得贝多芬戒指,1979年到维也纳莫扎特协会? 它因演奏巴赫、舒伯特、舒曼、德彪西和自己的作品而闻名。
德慕斯这次带来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卷。 作曲家舒曼说:“如果把《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每天的必须课程,你就能成为出色的音乐家。”
伊琳娜·梅雨埃娃诠释柴可夫斯基《四季》
(/h ) )伊琳娜·梅雨露娃被认为是当今最能表现俄罗斯音乐灵魂的女钢琴家之一,也是当代俄罗斯作曲家梅特纳作品的权威之一。 11月18日,梅优叶娃将诠释柴可夫斯基钢琴翻唱曲《四季》的5首选曲、梅特纳《被遗忘的旋律4首》、穆索尔斯基的《绘画展览会》。
柯达伊弦乐四重奏
除了 钢琴曲目外,11月23日,成军52年的柯达伊弦乐四重奏将首次登陆广州大剧院。 柯达伊·卡尔泰特于1966年由匈牙利弗朗茨列表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自1972年起以匈牙利作曲家索尔坦·柯达伊命名,最近获得匈牙利最重要的文化奖“匈牙利艺术奖”。 柯达伊·卡尔泰特现在由小提琴家阿提拉·法尔魏、弗朗茨·邦戈、维奥拉家的亚诺·施菲瓦利和大提琴家的杰尔·杰尔德组成。 他们创作的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四重奏全集得到了全球的认同和赞誉,其中尤以海顿室内乐作品的专辑最受好评。 这次广州演唱会将由他们在中国本土单独演出,演出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
“纯粹”系列得到认可,乐迷“在钱包里磨刀”
广州大剧院《纯粹》系列是创始之年,自创立以来,它一直秉承着带领观众感受传入人心的纯粹音乐的初衷,不仅追求热播,还为乐迷朋友重新演绎了音乐史上的重磅歌曲和耳目。 在这两年中,共举行了14场精彩演出,10位音乐家和1组室内乐团相继到访,如今广州大剧院的“纯粹”系列已成为珠三角乐迷公认的古典音乐演出企业品牌。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只有300多个座位,被许多来访的音乐家誉为广州最具氛围的表演场馆。 “维也纳钢琴学派的三杰”在世的保罗·巴杜拉柯达和约尔加·德姆斯、英国钢琴隐士克里斯蒂安·布莱克肖特、大提琴家阿尔班杰哈特、天才神童吉特·阿姆斯特朗、羽管键琴家马汉·法斯哈尼等音乐家
科洛西姆下半年“纯粹”系列演出项目公布,下半年其他4场重磅公演于7月11日上午10点开票后,乐迷表示“要在钱包里磨刀”。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音乐,让心灵更纯粹”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11177.html